聯系地址👨🦱:武漢市漢口北經濟開發區十裏棚特1號;郵政編碼:430311
實習監督咨詢電話👖: 027-61841777
船員培訓報名咨詢: 周老師 027-61840720
學歷招生咨詢: 王老師 027-61841753 投訴監督舉報電話⛹️:027-61841789
© Copyright 2020 新宝gg 版權所有 鄂ICP備89850391號-1
提高供給質量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全面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是提升供給體系的中心任務。經過長期不懈努力,我國質量總體水平穩步提升✔️,質量安全形勢穩定向好,有力支撐了經濟社會發展。但也要看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傳統優勢正在減弱,實體經濟結構性供需失衡矛盾和問題突出👨🏼🍳🧑🏼,特別是中高端產品和服務有效供給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氣力抓全面提高質量,推動我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現就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將質量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展質量提升行動,加強全面質量監管🐰,全面提升質量水平,加快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奠定質量基礎🤌。
(二)基本原則
——堅持以質量第一為價值導向💁🏿。牢固樹立質量第一的強烈意識,堅持優質發展、以質取勝,更加註重以質量提升減輕經濟下行和安全監管壓力👀,真正形成各級黨委和政府重視質量、企業追求質量🧛♂️、社會崇尚質量🚆、人人關心質量的良好氛圍。
——堅持以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和增強國家綜合實力為根本目的🦨。把增進民生福祉、滿足人民群眾質量需求作為提高供給質量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促進質量發展成果全民共享👧🏼,增強人民群眾的質量獲得感🖨。持續提高產品🧑🏼🦰、工程、服務的質量水平⏭、質量層次和品牌影響力➗,推動我國產業價值鏈從低端向中高端延伸🦹🏻,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
——堅持以企業為質量提升主體🧑🏻🦼。加強全面質量管理🤘🏿,推廣應用先進質量管理方法,提高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質量控製水平🙆🏻♀️。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提高決策者⤵️、經營者🫳🏿🚣🏻♀️、管理者🥷、生產者質量意識和質量素養🕵️♂️,打造質量標桿企業,加強品牌建設🎄,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提高。
——堅持以改革創新為根本途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積極引導推動各種創新要素向產品和服務的供給端集聚👩🏼🎤,提升質量創新能力,以新技術新業態改造提升產業質量和發展水平。推動創新群體從以科技人員的小眾為主向小眾與大眾創新創業互動轉變🍧,推動技術創新、標準研製和產業化協調發展,用先進標準引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提升。
(三)主要目標
到2020年,供給質量明顯改善,供給體系更有效率,建設質量強國取得明顯成效👨,質量總體水平顯著提升,質量對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和促進經濟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增強,更好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
——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明顯提升。質量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智能化、消費友好的中高端產品供給大幅增加📙,高附加值和優質服務供給比重進一步提升🕚🐟,中國製造、中國建造👩🏽🔬🧑🏼🤝🧑🏼、中國服務、中國品牌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
——產業發展質量穩步提高。企業質量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傳統優勢產業實現價值鏈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的質量效益特征更加明顯⏪,服務業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快🩲🧗♂️,以技術、技能🤴💇🏽、知識等為要素的質量競爭型產業規模顯著擴大,形成一批質量效益一流的世界級產業集群。
——區域質量水平整體躍升。區域主體功能定位和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區域特色資源⚂、環境容量和產業基礎等資源優勢充分利用,產業梯度轉移和質量升級同步推進,區域經濟呈現互聯互通和差異化發展格局,湧現出一批特色小鎮和區域質量品牌。
——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效能充分釋放🧃。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系統完整、高效運行,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國際競爭力明顯提升📏,對科技進步、產業升級、社會治理、對外交往的支撐更加有力🤹♂️。
二☝️、全面提升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
(四)增加農產品、食品藥品優質供給
健全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實施農業標準化生產和良好農業規範。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大耕地質量保護和土壤修復力度。推行種養殖清潔生產,強化農業投入品監管🫷🏽,嚴格規範農藥、抗生素🤾♀️、激素類藥物和化肥使用👨🏿。完善進口食品安全治理體系,推進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開展出口農產品品牌建設專項推進行動🔥,提升出口農產品質量,帶動提升內銷農產品質量🏃♂️。引進優質農產品和種質資源🥔。大力發展農產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提高綠色產品供給比重🙎🏽👨🦯,提升農產品附加值🧑🏽✈️。
完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製7️⃣,增強統一性、專業性👨🦯、權威性🧑🏿💼🧑🏼🌾,為食品藥品安全提供組織和製度保障♣️。繼續推動食品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對接🏌🏽♂️,加快提升營養健康標準水平🤍。推進傳統主食工業化、標準化生產🚶🏻♂️➡️。促進奶業優質安全發展。發展方便食品、速凍食品等現代食品產業。實施藥品、醫療器械標準提高行動計劃,全面提升藥物質量水平,提高中藥質量穩定性和可控性。推進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
(五)促進消費品提質升級
加快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推動消費品工業增品種𓀎、提品質🌔、創品牌,支撐民眾消費升級需求。推動企業發展個性定製👩🏼⚖️、規模定製、高端定製,推動產品供給向“產品+服務”轉變、向中高端邁進。推動家用電器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發展🏄🏿♂️,改善空氣凈化器等新興家電產品的功能和消費體驗🧝👩🏿🚀,優化電飯鍋等小家電產品的外觀和功能設計。強化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新型視聽產品的信息安全🏤💶、隱私保護,提高關鍵元器件製造能力。鞏固紡織服裝鞋帽、皮革箱包等傳統產業的優勢地位。培育壯大民族日化產業。提高兒童用品安全性👨🏻⚖️、趣味性,加大“銀發經濟”群體和失能群體產品供給。大力發展民族傳統文化產品,推動文教體育休閑用品多樣化發展☝🏼。
(六)提升裝備製造競爭力
加快裝備製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提高關鍵領域核心競爭力。實施工業強基工程,提高核心基礎零部件(元器件)、關鍵基礎材料產品性能🆒,推廣應用先進製造工藝,加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和應用。發展智能製造,提高工業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的加工精度和精度保持能力🚴🏿♂️,提升自動化生產線、數字化車間的生產過程智能化水平💆🏿♀️。推行綠色製造🧑🏿🎨,推廣清潔高效生產工藝,降低產品製造能耗、物耗和水耗,提升終端用能產品能效、水效👴🏼。加快提升國產大飛機、高鐵👨👦👦、核電🍪、工程機械💑、特種設備等中國裝備的質量競爭力。
(七)提升原材料供給水平
鼓勵礦產資源綜合勘查、評價🏋🏼♂️、開發和利用,推進綠色礦山和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提高煤炭洗選加工比例🧑🏻🎄。提升油品供給質量。加快高端材料創新,提高質量穩定性👉🏻🤷🏽♂️,形成高性能🧑🏿⚖️、功能化、差別化的先進基礎材料供給能力🧵♟。加快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焦炭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稀土、石墨等特色資源高質化利用,促進高強輕合金、高性能纖維等關鍵戰略材料性能和品質提升🌂,加強石墨烯、智能仿生材料等前沿新材料布局,逐步進入全球高端製造業采購體系。
(八)提升建設工程質量水平
確保重大工程建設質量和運行管理質量🧑🔬,建設百年工程。高質量建設和改造城鄉道路交通設施🤸♀️🔰、供熱供水設施😩、排水與汙水處理設施。加快海綿城市建設和地下綜合管廊建設。規範重大項目基本建設程序,堅持科學論證👦🏿、科學決策,加強重大工程的投資咨詢🕐、建設監理🧧🛼、設備監理,保障工程項目投資效益和重大設備質量😔。全面落實工程參建各方主體質量責任🧦🛒,強化建設單位首要責任和勘察、設計、施工單位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工程質量管理標準化,提高工程項目管理水平🧑🏻✳️。加強工程質量檢測管理,嚴厲打擊出具虛假報告等行為。健全工程質量監督管理機製👩🔧,強化工程建設全過程質量監管。因地製宜提高建築節能標準🍡。完善綠色建材標準👩👩👧,促進綠色建材生產和應用😧。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提高建築裝修部品部件的質量和安全性能。推進綠色生態小區建設。
(九)推動服務業提質增效
提高生活性服務業品質。完善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多層次、智能化養老服務體系🍫🏊♂️。鼓勵家政企業創建服務品牌🎮。發展大眾化餐飲,引導餐飲企業建立集中采購、統一配送、規範化生產🤷🏽👯♂️、連鎖化經營的生產模式🌗。實施旅遊服務質量提升計劃🧚🏿,顯著改善旅遊市場秩序。推廣實施優質服務承諾標識和管理製度🦹🏿,培育知名服務品牌。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發展。加強運輸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推進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等多式聯運發展,提升服務質量。提高物流全鏈條服務質量🧑🤝🧑,增強物流服務時效,加強物流標準化建設🙏🏼,提升冷鏈物流水平。推進電子商務規製創新♜💁🏼♀️,加強電子商務產業載體🧑🏽🦱、物流體系、人才體系建設,不斷提升電子商務服務質量🤷🏼♀️。支持發展工業設計、計量測試、標準試驗驗證、檢驗檢測認證等高技術服務業🦸🏻♂️。提升銀行服務🤙🏽、保險服務的標準化程度和服務質量🎉💅🏽。加快知識產權服務體系建設🤲。提高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等法律服務水平。開展國家新型優質服務業集群建設試點,支撐引領三次產業向中高端邁進🧑🏼🔬🧑🏿🚒。
(十)提升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推廣“互聯網+政務服務”🫑,加快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優化服務流程,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行政效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推進城市精細化、規範化管理。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和優質職業教育供給Ⓜ️,促進和規範民辦教育🚵🏻♂️。健全覆蓋城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推動實現比較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等保障水平。
提升優質公共服務供給能力。穩步推進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計劃。建立健全醫療糾紛預防調解機製,構建和諧醫患關系🦸。鼓勵創造優秀文化服務產品♙,推動文化服務產品數字化👨🏼🔬、網絡化。提高供電、供氣🧑🏽⚖️👫🏻、供熱🙌🏽、供水服務質量和安全保障水平,創新人民群眾滿意的服務供給。開展公共服務質量監測和結果通報,引導提升公共服務質量水平🦻。
(十一)加快對外貿易優化升級
加快外貿發展方式轉變🦹🏼♀️,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對外經濟新優勢。鼓勵高技術含量和高附加值項目維修、咨詢、檢驗檢測等服務出口🫳🏿,促進服務貿易與貨物貿易緊密結合🍄🟫、聯動發展。推動出口商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建設。完善進出口商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和快速反應監管體系。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主要貿易國家和地區質量國際合作5️⃣🍓。
三🧑🏻🚀、破除質量提升瓶頸
(十二)實施質量攻關工程
圍繞重點產品、重點行業開展質量狀況調查,組織質量比對和會商會診🫄,找準比較優勢、行業通病和質量短板,研究製定質量問題解決方案。加強與國際優質產品的質量比對,支持企業瞄準先進標桿實施技術改造。開展重點行業工藝優化行動,組織質量提升關鍵技術攻關🐟,推動企業積極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加強可靠性設計🥚、試驗與驗證技術開發應用,推廣采用先進成型方法和加工方法🛵、在線檢測控製裝置、智能化生產和物流系統及檢測設備。實施國防科技工業質量可靠性專項行動計劃,重點解決關鍵系統、關鍵產品質量難點問題🧖🏻♀️,支撐重點武器裝備質量水平提升。
(十三)加快標準提檔升級
改革標準供給體系,推動消費品標準由生產型向消費型、服務型轉變,加快培育發展團體標準。推動軍民標準通用化建設🧞,建立標準化軍民融合長效機製。推進地方標準化綜合改革。開展重點行業國內外標準比對,加快轉化先進適用的國際標準,提升國內外標準一致性程度,推動我國優勢、特色技術標準成為國際標準。建立健全技術、專利🟢、標準協同機製💁♂️,開展對標達標活動🫲🏽,鼓勵🧏🏼♂️、引領企業主動製定和實施先進標準🤲🏻。全面實施企業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和監督製度,實施企業標準領跑者製度。大力推進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逐步消除國內外市場產品質量差距。
(十四)激發質量創新活力
建立質量分級製度,倡導優質優價,引導、保護企業質量創新和質量提升的積極性👲🏼。開展新產業、新動能標準領航工程,促進新舊動能轉換🦸🏿。完善第三方質量評價體系👩🦯➡️,開展高端品質認證,推動質量評價由追求“合格率”向追求“滿意度”躍升🧙🏼♂️⏺。鼓勵企業開展質量提升小組活動🧜🏻♂️,促進質量管理、質量技術、質量工作法創新。鼓勵企業優化功能設計、模塊化設計🎷、外觀設計🤸🏻♀️🧍🏻♀️、人體工效學設計,推行個性化定製、柔性化生產🤾♂️🏌🏻,提高產品擴展性、耐久性、舒適性等質量特性,滿足綠色環保、可持續發展🙇🏿、消費友好等需求。鼓勵以用戶為中心的微創新,改善用戶體驗💂🏽,激發消費潛能。
(十五)推進全面質量管理
發揮質量標桿企業和中央企業示範引領作用👩🍳,加強全員👨🏽🎤、全方位🤦🏻、全過程質量管理👩🏽🚒,提質降本增效。推廣現代企業管理製度🤶🏼,廣泛開展質量風險分析與控製、質量成本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升級等活動,提高質量在線監測💁🏽♂️、在線控製和產品全生命周期質量追溯能力💅🏽,推行精益生產、清潔生產等高效生產方式。鼓勵各類市場主體整合生產組織全過程要素資源,納入共同的質量管理、標準管理🅱️、供應鏈管理、合作研發管理等👷🏻♀️,促進協同製造和協同創新,實現質量水平整體提升。
(十六)加強全面質量監管
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從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加強對質量的全方位監管🦞。做好新形勢下加強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健全打擊侵權假冒長效機製。促進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加強跨區域和跨境執法協作。加強進口商品質量安全監管💽,嚴守國門質量安全底線🧖🏽♂️。開展質量問題產品專項整治和區域集中整治,嚴厲查處質量違法行為。健全質量違法行為記錄及公布製度🧑🏼🎤,加大行政處罰等政府信息公開力度。嚴格落實汽車等產品的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探索建立第三方質量擔保爭議處理機製。完善產品傷害監測體系🤱,提高產品安全👮🏽♂️、環保、可靠性等要求和標準🧛🏼♀️。加大缺陷產品召回力度💪🏼,擴大召回範圍,健全缺陷產品召回行政監管和技術支撐體系,建立缺陷產品召回管理信息共享和部門協作機製。實施服務質量監測基礎建設工程。建立責任明確、反應及時📻、處置高效的旅遊市場綜合監管機製,嚴厲打擊擾亂旅遊市場秩序的違法違規行為,規範旅遊市場秩序🕵🏿♀️,凈化旅遊消費環境🛷❤️。
(十七)著力打造中國品牌
培育壯大民族企業和知名品牌,引導企業提升產品和服務附加值,形成自己獨有的比較優勢。以產業集聚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等為重點,開展區域品牌培育🕴,創建質量提升示範區、知名品牌示範區🖖🏻。實施中國精品培育工程,加強對中華老字號、地理標誌等品牌培育和保護,培育更多百年老店和民族品牌🏋🏿♂️。建立和完善品牌建設、培育標準體系和評價體系🫱🏻,開展中國品牌價值評價活動➔,推動品牌評價國際標準化工作。開展“中國品牌日”活動,不斷凝聚社會共識、營造良好氛圍、搭建交流平臺,提升中國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十八)推進質量全民共治
創新質量治理模式🕵🏽♀️,註重社會各方參與⛏,健全社會監督機製𓀁🫶,推進以法治為基礎的社會多元治理👨🏻🚀,構建市場主體自治、行業自律、社會監督、政府監管的質量共治格局。強化質量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建立完善質量信號傳遞反饋機製,鼓勵消費者組織、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等開展產品質量比較試驗、綜合評價、體驗式調查,引導理性消費選擇。
四🐠、夯實國家質量基礎設施
(十九)加快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體系建設
構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緊扣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和經濟建設重點領域的需求,建立、改造、提升一批國家計量基準,加快建立新一代高準確度、高穩定性量子計量基準,加強軍民共用計量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國家量值傳遞溯源體系。加快製定一批計量技術規範🐺🐐,研製一批新型標準物質,推進社會公用計量標準升級換代👧🏻。科學規劃建設計量科技基礎服務、產業計量測試體系、區域計量支撐體系。
加快國家標準體系建設☛。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建立政府主導製定的標準與市場自主製定的標準協同發展、協調配套的新型標準體系。簡化國家標準製定修訂程序,加強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免費向社會公開強製性國家標準文本,推動免費向社會公開推薦性標準文本🧜🏽♀️。建立標準實施信息反饋和評估機製㊗️,及時開展標準復審和維護更新💂🏻♂️🏺。
完善國家合格評定體系。完善檢驗檢測認證機構資質管理和能力認可製度,加強檢驗檢測認證公共服務平臺示範區、國家檢驗檢測高技術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檢驗檢測認證支撐能力。建立全國統一的合格評定製度和監管體系,建立政府、行業、社會等多層次采信機製。健全進出口食品企業註冊備案製度🤵🏻。加快建立統一的綠色產品標準、認證、標識體系。
(二十)深化國家質量基礎設施融合發展